这个魔非

本质上还是一个BJD化妆师,虽然经常被误认为是个影视博主。
各平台统一ID:@这个魔非

《逢》——为偶遇献祭



我不知道这个理解是否正确,或者从一开始便是错的。

想单纯从剧本来理解这个故事的原点,我将尽量在下面不提到演员的表演、演唱和服化以及调度失误和穿帮这些细节。

我觉得,这是一个为偶遇献祭的故事,也许悲伤,也许无奈,也许还有一点不知名的期待。

《逢》的场景整个就是一座巨大的时钟,这很好理解,场景本身的语言就是物化一切,所以我才想淡化一下人物、角色、服装等等,甚至这次的灯光和机位调度也没有那么复杂,因为“物”本身,是要比“人”简单和单纯得多的。




我很在意这个场景,因为从视觉上非常非常喜欢这次的设计,圆形多层结构挑空的设计,不需要特别大的空间但是能营造出非常广大的联想视野。特别有意思的是周围一圈拱门的门洞设计,有剧场幕布的效果,美术的这份巧思令人会心一笑,把剧场和时钟联系在一起,是有些跳脱常规,但又在剧本情境之中的设计。青灰色的起始色调,钟盘上老旧的指针,看起来有些朽色的分针,和刚换上的,簇新但有些扎眼的铜针,还有中间笼亭的设计都很好。这个设计最好的地方在于,它没有刻板思维的去弄上一些齿轮铆钉来还原计时器内部的结构,而是用了这样一个鸟笼型的亭子,还有一座锁着链子的桥梁,这种寓言式的手法,和导演的剧本才是真的天作之合。




“渴望一个笑容,期待一阵春风, 你就刚刚好经过,突然眼神交错,目光炽热闪烁,狂乱越难掌握我像是着了魔,你欣然承受,别奢望闪躲,怕是谁的背影叫人难受。”

【报时的你不一样】,每一个时刻上原本都镶有宝石,所以“报时”,也是“宝石”,每一个时刻都因为不一样而无比珍贵。每一个时刻也都因为去感受的人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,如同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和接收者的相逢,无法预料开始,也无法预知结果。




三点,是【兴奋】

这是这场相逢的第一个触感,而此时另一个指针还没有开始说一个字,这种兴奋是相逢本身所带来的,与对象无关,它只是对相逢这件事本身的形容。

这里也有喝酒的画面,酒这个元素在《丑》中同样也有出现,酒是人类最初从自然界得到的馈赠,是人类寻找到的第一份“愉悦”,所以我相信这个元素在导演的幻乐作品中反复出现,是有它的作用的。

两个指针在这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也是由酒引发,一个说“酒不错”一个说“这是我的酒”,另一个回答“谁先喝就是谁的。”这对话在说的,也并非是酒,而是“愉悦”不分是你的还是我的,谁先感受到了,便是谁的。

于是他们开始分享“愉悦”交换记忆的故事。

失去了曾经的相逢,开始十年,是希望有新的相逢,中间十年,不再寄望于新的相逢,只想让自己为记忆陪葬,最后十年,则什么都不做了。这像极了一个沉浸于创作但又陷入了瓶颈的艺术家的心理,所以这里的情感颜色是冷漠,麻木甚至有些痛苦。

一个孩子,做了件让自己后悔的事情,想让时光逆转,一直倒拨着时针,所以针断了,铜制的新针说她不会断了也不会离开,但是等待着的针说,那和他没有关系,因为每一次相逢,都是一期一会,这一次和上一次又怎么会一样呢?



“让我狠狠想你,让我笑你无情,连一场欲望都舍不得回避,让我狠狠想你,让这一刻暂停,都怪这花样年华太刺。”

六点,是【欲望】

这里新来的时针说,不用担心,因为上一次的分离是一个孩子的天真造成的,但现在,不会再有人像那孩子那样天真,以为可以逆转时间。我曾在写给《丑》的小作文里说过,那孩子代表的,是这世间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一种东西,而这个东西在《逢》里被具象了。

九点,是【牺牲】.

外面有模糊的声音,是这个世界要毁掉这座钟。我听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,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,也许是法文。但这并不重要,从来审判你的是什么语言,都不重要,因为审判本身就意味着你的位置和身份,被决定了。他们在讨论,某种意义上来说,你应该早点出现,和绝对意义上来说,他已经出现,这是对“相逢”本质的提问,但这并不为了寻找答案,有时候我们提问,要的不是答案,而是想确认一下提出的问题,有接收的对象罢了。

十点是【喜悦】,十一点是【期待】。

十二点,必须是【爱】

这个时间线非常震撼,为什么顺序是:牺牲——喜悦——期待——爱。因为在牺牲的时候,其实并不知道爱是结果,但爱是目的。只有不求结果的牺牲才能经历中间的喜悦和期待。

我,为你牺牲。

很抱歉我基本上是在捋剧本所以才记录下中间的文字,但这一句,确实我听到了,我听到了角色的声音,但又似乎不是这个剧中的角色。

将分离当成是一场游戏,彼此心知肚明的游戏,

因为“他们”觉得冷,所以这相遇不能长久,为什么?呵……我们都知道,因为他们的“冷”比这世间对所有“感觉”的体悟要更重要,而选择权,在“他们”手中。

可“我”能为“你”牺牲,让“你”有一线生机。我必须抱歉地说演员的表演没有打动我,但这剧本本身感染到我了。

“渴望一个笑容,期待一阵春风,你就刚刚好经过, 突然眼神交错, 目光炽热闪烁,狂乱越难掌握, 我像是着了魔,你欣然承受,别奢望闪躲,怕是谁的背影叫人难受,让我狠狠想你,让我笑你无情,连一场欲望都舍不得回避,让我狠狠想你,让这一刻暂停, 都怪这花样年华太美丽。”





 

我多希望我看到的都是真实,我多希望这本身不是一个碎片,但我不想过多解读,作为接收者我不该去擅自定义创作者的原点。是因为最后九月的那个画面,是因为导演亲口承认了这个九月就是《丑》中的姑娘,所以我才敢这么去想。包括最后在王菲的影片中出现的九月,虽然还是在街上卖花但她不再是那个被人嫌弃的渺小存在,路人甚至会怜惜地轻抚一下她的头,都似乎在告诉我,这个世界,都还记得《丑》,也眷恋着《丑》。

只能说我感觉到一份很真挚的东西,还是上一次我说过的,艺术家对Muse那种崇高磊落而美好的热爱,而这一次,升华成了形而上的告白与献祭。有些话我不能再多写,但我想,很多人会明白的。

每一次恰到好处的偶遇,都是久别重逢。

 

谢谢幻乐之城,谢谢危笑导演。

时光不可逆转,但,未来可期,好吗?


评论
热度(19)

© 这个魔非 | Powered by LOFTER